找到相关内容46篇,用时1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中国佛教直觉思维的历史演变

    融合的基础上,进一步实现了大小乘禅法的融会贯通。禅观与空观的融贯,构成为东晋以来中国佛教的重要实践和基本风格。   道安按照其亲教师佛图澄的修持路子,非常重视禅定止观和般若义理的研究。他为东汉安世高所译...丛刊影印本。   11 僧璨:《信心铭》[1];[2];[3],分别载《大正藏》第48卷:第367页下;第377页上;第376页下。   12 僧肇:《肇论·般若无知论》[1];[2];[3];[4];...

    方立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5148145.html
  • 梁武帝注解《大品般若经》与“佛教国家”的建立

    地位。他认为《大品般若经》蕴含广博精密的般若思想与菩萨行等义理、实践法门,可以做为推行“佛教国家”政策的基础。武帝在天监年间( 502~ 519 年)进行三十三种经论八百余卷的佛典编篡、 翻译、注解、...般若”行持而展开在位期间全力以赴注解、宣讲《大品般若经》活动,创造以般若义理为基础,建立新的“佛教国家”政策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...

    颜尚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34448415.html
  • 弥勒净土论(1)

    [《高僧传》卷5]。推古十年,有一个名为“观勒”的百济人来到日本,据说他也通晓三论、成实之学。以其名来判断,我认为此乃“观弥勒”之简称。推古三年被进贡来作厩户皇子教师的高丽人也对般若义理很有研究。据传...之士,百有二十三人,集于庐山之阴、般若台精舍阿弥陀佛像前,率以香华,敬荐而誓焉。”  这是传记中第一次提到阿弥陀信仰。因为庐山的白莲社只集合了区区一百二十余人的同志立誓,所以肯定只是一时之盛事。虽然...

    (日)松本文三郎 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0248765.html
  • 魏晋南北朝时期印度观音经典向中国的传播

    般若类观音经典的传入   般若智慧型观音信仰的经典依据可以划分为四大类:一是讲述观音信仰并包含般若义理的各类非般若类经典,如上面我们谈论过的《观世音授记经》、《悲华经》、《华严经》以及在隋以后翻译出来...完成的。从魏晋时代开始,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类经典就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国,直到南宋时代基本结束。一千年间传入中国的观音经典可以划分为七个大的系统:一是净土往生系统;二是受记系统;三是华严系统;四是般若系统;...

    李利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53151454.html
  • 慈悲的意义与实践

    般若,是思想的文化的救济,能拯拔堕落的人格,开发锢蔽者的智慧。”[25] 对般若义理加以思惟,能开启禁蔽已久的智慧,让钳制我们、令我们不得出离的坚固执著思想得到救赎。行者唯有知苦、知法,才能不为苦痛所缠绕,并进而代众生受种种苦。如果不从闻法入手,不受持般若,不研究经教,不思惟佛法深妙之义理,那所谓的慈悲,将会是肤浅的,仅止于口头说说罢了。  在《大智度论》卷15〈释初品中羼提波罗蜜法忍义〉提到菩萨...

    陈美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2451799.html
  • 魏晋南北朝时期印度观音经典向中国的传播(中)

    般若智慧型观音信仰的经典依据可以划分为四大类:一是讲述观音信仰并包含般若义理的各类非般若类经典,如上面我们谈论过的《观世音授记经》、《悲华经》、《华严经》以及在隋以后翻译出来的《首楞严经》等;二是一些...观音信仰截然不同,与受记类经典也有很大区别,同时也不像般若类观音信仰那么直指观音的般若法门。单纯从观音信仰的角度来看,《华严经?入法界品》中有关观音“大悲行门”的说明,是以观音救难信仰为基础的一种观音...

    李利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52854545.html
  • 当巴桑吉传(2)

    大菩萨,是诸佛菩萨的心子,是诸佛及空行母等授记过的具有种种殊胜功德的贤能大德。他获得“弥勒”、“无著”等菩萨的言教故,成为般若义理传承无间的传承上师。获得“善逝”的言教有近传承。获得五十四位上师的教授...“杰更”对他说:这是一位非常稀有的上师,你去吧!然后卓师就依止了“岗师”,“岗师”给他传授了义理及现证二直指等,开示广、中般若教授时“卓师”生起了稀有想,请求前往拜见尊者。   当他到‘定日朗可’时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42456925.html
  • 《放光般若波罗蜜经》在中国的传译和影响

    《放光般若波罗蜜经》在中国的传译和影响   佛教在东汉传入中国后,支谶传大乘般若空宗思想。在支谶译出《道行般若经》后,西晋无罗叉于公元291年,译出《放光般若经》,一百多年后,罗什译出《摩诃般若经》。在罗什译出《摩诃般若经》前,一个多世纪内,《放光般若经》是人们最清楚、最全面地了解般若义理的经典,《放光般若经》译出后,对当时的佛教义学产生了重大影响。当时中国处于玄学兴盛时期,般若学的性空、法性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84361922.html
  • 大圆满的教程----《心灵的慧灯》第二章 中国佛教宗派略论(一)

    则是达到了高潮,一直影响到隋唐时代。在对般若思想的解释方面,当时即形成六派七宗,即:本无宗,无异宗,即色宗,识含宗,幻化宗,心无宗,缘会宗,其中以本无宗,即色宗,心无宗三者,最能概括当时对般若义理流行...往来和文化交流的结果。这个时间是在西汉与东汉两汉之际,即公元前后。从东汉末年,为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合宜的温床,佛教大量的般若经典,源源不断传入我国,译者12人,最具代表性的是安世高和支娄迦谶,(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0562461.html
  • 慧远的佛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

    评价,说:“无生实相之玄,般若中道之妙,即色空慧之理,缘门寂观之要,无微不析,无幽不畅。”总之,这一时期的学习和研究,使他对佛教义理有了深刻的理解,具有很深的佛学造诣,他继承了...时期,其时正是所谓“正始玄风”已经日趋衰弱,而佛教的般若学则吸收了玄学的内容,正方兴未艾。般若学的发展促进了对佛教义理的研究热潮,随着这一研究深入,佛教的本身特点逐渐披露,出现...

    业露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54863738.html